百慕大(英語:Bermuda;法律文件中也作百慕大群島或薩默斯群島)位于北大西洋屬北美,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于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
百慕大政治
百慕大行政機關的資金來自伊麗莎白二世,由百慕大總督代表她行使權力。英女王依英國政府的建議任命總督。防衛與外交至今仍是英國的責任,當局亦須確保百慕大政府有效施政。百慕大憲法的變更須得到英方的批準。
百慕大憲法于1967年6月1日生效,并先后于1989年和2003年修改。政府首腦是總理。內閣由總理提名,由總督正式任命。立法部門由兩院制議會構成。參議院是上議院,由7位經總督依總理和反對黨領袖的建議任命的成員組成。眾議院是下議院,36位成員經民選產生,任期5年。
現任總督是約翰·維里克(John Vereker),2002年4月11日獲任命,F任總理是艾瓦特·布朗(Ewart Brown),他在2006年10月的代表會議中擊敗了勞工進步黨的前首相亞歷克斯·斯科特(Alex Scot)。百慕大聯合黨(United Bermuda Party)遂成為反對黨。
勞工進步黨的領導層一直支持百慕大從英國獨立,但民意調查的結果如外界所料,民眾并不支持有關舉動。該黨于1995年展開了有關獨立的公民投票,但終告失敗。
百慕大經濟
百慕大擁有發達的國際商業經濟體系,是不少外國公司的離岸金融中心,也是保險及各項金融服務的金融輸出點。旅游業亦為百慕大帶來可觀的收入。百慕大的人均收入約高于美國的50%;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顯示,百慕大2004年的GDP有$45億,這意味著人均總值達$69,900。換言之,百慕大擁有全球最高的人均GDP。
百慕大被視為首要的離岸金融中心,政府不向個人或公司收入征收直接稅。當地稅制依賴進口稅、薪俸稅及消費稅。有關的政策為國際保險公司帶來優勢,百慕大因而被視為世界的轉保中心。約400家由百慕大國際公司協會(Association of Bermuda International Companies,ABIC)作為代表的國際公司,自然以百慕大為基地,F今共有超過1,500家免稅公司和國際公司在百慕大注冊。
旅游業是百慕大的第二大行業,大部分游客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他們會在當地的百慕大國際機場下機。
百慕大采用百慕大元,貨幣已跟美元掛鉤。在群島內,美元鈔票和硬幣可跟百慕大貨幣替換使用。百慕大鈔票印有伊麗莎白二世的頭像。
百慕大文化
百慕大的文化受來自英國的殖民者影響甚多,承襲了英國的大多數傳統和習俗;由于鄰近美國,百慕大也受其影響。大部分百慕大人口為非洲奴隸的后裔。
舞蹈和音樂是百慕大文化的精粹,不少舞蹈受到美國原住民移民和非洲奴隸影響。加勒比海的影響主導了百慕大的愛好。
文章標題:百慕大簡介
關鍵詞閱讀: 百慕大
本文地址:http://www.annsdaricreme.com/bermuda/2576.html
北京港駿版權所有 © 轉載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