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購因為屢創新高成為2016年的熱詞。過熱的并購熱潮終于在去年年底引發監管層的警覺。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相繼出臺了針對海外并購的新規。新規透露出未來將對海外并購規范發展的意圖。國內的政策新規及國外市場的不確定性將如何影響未來中企海外并購?且看下文解析:
海外并購動向如何?
對美投資的不確定性來自兩方面
隨著特朗普1月就任美國新一任總統,未來美國和全球經濟的發展更加充滿了不確定性,中美經貿領域無疑將迎來新的挑戰。中企未來赴美投資的不確定性將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特朗普此前的對華政策可能會對中企赴美并購產生一定的阻力,尤其是對于某些美國國內關鍵產業,如涉及核心技術的高科技產業等,中企并購此類美國企業可能會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更為嚴格的審查。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項目至今未獲批準,能否批準還是未知數。“特朗普就任后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態度會直接體現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批的尺度上,民企投資會相對容易些,但即便如此,一旦涉及到敏感領域或者說行業,即使獲得批準,批準也是有條件的,比如有些知識產權必須是在美國境內完成研發而不能拿到境外。”在此情況下,中企需要在項目一開始,就組建熟悉美國安全審查程序的專家團隊,盡早與美國政府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從而順利通過CIFUS審查。
另一方面,美國是全球稅負最高的國家之一,而特朗普提出大力減稅主張,要將稅率從35%降到15%,對于美國受控外國企業可能會加強征管,意在希望美國境外企業利潤回歸本土。“但這也意味著對外國投資者的投資回報會提高,無疑也會刺激中企赴美投資。”再者,特朗普提出的一些經濟政策主張,如解除對能源行業的限制,重點關注天然氣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放松對金融機構的監管等,可能吸引有關行業的中企赴美并購,分得市場的一杯羹。
英國作為歐洲總部的地位會削弱
除了美國市場,英國一度是中企海外并購的熱門目的地。英國脫歐的效應仍在持續發酵,有專家認為英國脫歐最大的不確定性是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于經貿關系相關條款的談判,脫歐將導致英國“歐盟市場護照身份”失效。此前中企并購英企的案例中,不少是將英國作為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突破歐洲貿易壁壘的通道,把英國當成進一步投資歐洲的平臺,由此在英國設立歐洲總部,一方面因為英國的基礎設施,包括金融、資本市場非;钴S,另外英國的稅制優惠,發展平穩,對中企赴英投資表現友好。但目前情況,由于脫歐帶來的英國與歐盟關系的不確定性,中企能否繼續借助英國這一通道更便利地開拓歐洲市場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很多投資者對是否還將歐洲總部設在英國表現出猶豫態度,并表現出意將歐洲總部設在其他國家,比如德國。顯然,以往中企將英國當成歐洲總部的決定未來面臨其他選擇。
就目前看來,對于英國公司的并購投資機會,不少中企可能會在短期內持觀望態度。英國與歐盟的經貿關系還未受到顯著影響,加之英國脫歐后英鎊匯率的下跌和英國房地產市場的震蕩,中企赴英投資房地產呈上升趨勢。對中企而言,不失為赴英并購的機遇期。
預期政府將繼續鼓勵具有戰略意義的跨境并購
近一段時間來,2016年的對外投資增速顯然引起了監管層的警覺。去年11月28日外匯局發布了《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明確了監管部門對境外投資的公開態度,即:堅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原則、國際慣例、政府引導,堅持實施以備案制為主的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把推進對外投資便利化和防范對外投資風險結合起來,按有關規定對一些企業對外投資項目進行核實。去年12月初,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就當前對外投資形勢下中國相關部門將加強對外投資監管答記者問時明確提到,我國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共同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促進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同時,監管部門也密切關注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伙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商務部表示,2017年,將“把握好對外投資的節奏和力度,著力抓好對外投資真實性審核、事中事后監管等重點工作”。
近期對外投資的政策收緊將對2017年海外并購產生怎樣的影響?從國家政策層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四部門連續兩次的答記者問明確傳達出,國家將一如既往地鼓勵主業投資,或者是符合‘一帶一路’倡議的投資。只是因為匯率波動的原因對我國整體外匯體系影響很大,所以對于資金占用量很大的行業或者與主業完全無關的行業的并購將采取限制措施。監管部門明確將密切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體投資、有限合伙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這點尤其應該關注。”中企在尋求海外并購標的時,應審慎決策,同時對交易方式、并購主體提前進行合理安排,從而降低因監管部門的介入而導致交易進度被延誤,甚至交易失敗的風險。
總體而言,因為國家對跨境并購采取管制的原因,監管機構有較大的可能對于估值已經非常高的投資領域進行審查,例如娛樂體育產業,政府新規將可能延緩海外并購的進程。外匯出境審批時間的延長將對部分交易產生不利影響。然而,具有戰略意義的跨境并購預期將繼續被政府鼓勵。部分投資領域將受到沖擊,例如房地產行業,以及其他被認為是“非戰略”性質的投資。
未來中企海外并購的動能是否有所改變?從中長期來看,所有促使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的驅動因素依然存在。從企業自身層面,國內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企業發展瓶頸開始顯現,“國內傳統行業的企業早已看到國內市場的飽和情況,國內項目很難有可觀的盈利,所以才促使這樣的企業到境外投資,從橫向和縱向尋求海外擴張和發展。從以往中企海外并購交易的情形來看,歐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場憑借領先的技術、平臺、品牌以及成熟的消費群體依然是中企海外投資的首選,而亞洲、非洲、南美和東歐等新興市場也將吸引更多中企的投資興趣。因此,總體而言,“預計2017年海外并購交易仍然會保持活躍。只是交易金額及數量能否再創新高有待于觀察。”
文章標題:2017年國內新規及國際市場將如何影響海外并購?
關鍵詞閱讀: 海外并購
本文地址:http://www.annsdaricreme.com/touzibinggou/merger/16384.html
北京港駿版權所有 © 轉載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